王敏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5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一)个人情况

王敏,女,(1980-),祖籍四川成都,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共党员。国家级人才,文化学者,作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WilliamHill官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创意创业产业人才,自治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界领军人才”,自治区天山英才、自治区区级教学能手、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智库专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乌鲁木齐作家协会副主席。系《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学报》(人文社科版)《色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论丛》等期刊编委。

王敏教授长期从事文艺创作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叙事和符号体系研究,对“地域文化经验影响下的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叙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主题在多民族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叙述规律”、“文化空间在多民族汉语文本内外的叙事规律”等方面颇有积累,在非遗与共有符号研究方面居于前沿水平。

近年在《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民族报》、《文学报》、《新疆日报》等报纸发表文学艺术类批评近300篇;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A类刊物独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文艺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第一辑包含《文化符号》、《文化审美》、《文化记忆》、《非遗巴扎》四部)、《巴扎志》、《静默与孤独》、《新疆新生代汉语文学创作研究:焦点与阐释》等著作十余部,累计发表文字近300万字;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曾获自治区天山文艺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学会奖、期刊奖若干。

王敏教授在高校教学近二十年,长期给本科生开设有《审美与艺术修养》(公选美育课程)、《情绪与诗》(公选美育课程);给研究生开设有《叙事学研究》、《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民间文艺学》等多门课程,专注于文学叙事与审美鉴赏以及文学写作、艺术策展实践方面的教学。擅长“TBL”(Task Based learning)教学法,作为持有剑桥大学TKT教学技能证书不多的非英语专业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一言堂”的课堂教学陈规,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以及不同受教对象的学习积累情况设置了丰富多样,迥然不同的课堂活动。在她的指导下,近年来分别有同学获得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挑战杯大赛一等奖,自治区挑战杯大赛二等奖,全国视频剪辑大赛优秀奖、高等教育影视教育协会优秀成果奖,自治区科协优秀科普作品提名奖,在促进员工实践能力转化,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她在多媒体教学和以兴趣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从教以来连续三次荣获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教学竞赛一等奖,两次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参与主持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项,主持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校级精品课程1项。荣获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荣获全国宝钢教育奖,2013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能手奖。教研论文荣获第四届老员工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编撰有《话语与建构:边地文学的叙事技巧》、《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筑梦之旅·新疆卷》等教学成果。

2016年至今,王敏教授领衔组建团队申报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自实施以来,共计培训喀什、阿克苏、和田、巴州等地各民族手工艺人近1000人,所完成的非遗文创成果多次受邀参展深圳文博会、上海进博会、山东非遗博览会、成都非遗博览会等;2024年1月依托社科普及基地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在阿合奇县建立首个“非遗+超学科教授团队工作站”(王敏教授团队),在科研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在《中国作家》《电影文学》等发表文学剧本多篇,在《诗刊》、《延河》、《西部》、《绿洲》等文学刊物发表散文、诗歌多篇;出版多部散文集如《龟兹物语》《与101位女作家的私人约会》等,曾荣获第三届西部文学奖;新疆新生代代表作家奖;带领团队指导研究生荣获2018年新疆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非遗创新奖、哈密第二届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和田地区第二届库尔班江杯“和田礼物”文创大赛铜奖、乌鲁木齐礼物优秀奖等多项。

(二)教育背景与研究生招生方向

1.威廉希尔中文网站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99-2003

2.威廉希尔中文网站中文系文艺学硕士专业,2003-2006

3.威廉希尔中文网站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民俗文献与文化研究方向)博士,2010-2013

4.威廉希尔中文网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文化研究方向博士后,2013-2015

常年招收文艺学(文学批评方向)、现当代文学(当代作家作品论)硕士生;招收文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方向)博士生

二、代表性科研成果(含项目、论文、著作等)

曾获自治区第六届天山文艺奖、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三等奖)、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曾获《西部》杂志第三届西部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优秀成果奖等学会奖、期刊奖若干。

王敏教授的学术兴趣和科研成果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则,聚焦于地域文化经验影响下的当代文学创作在满足读者文化审美期待方面的研究;二则,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主题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呈现规律;三则,聚焦于文化空间在文本内外的共同叙事规律与共情审美特质研究。

(一)项目

1.主持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电影创新发展战略与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号:16ZD04),国家级,2016.12-2020.12

2.2.文化部委托项目:“‘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和哈萨克族花毡在跨国文化交往中的地位、价值意义”(项目号:FY17005),国家级,2017.11-2020.11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旅游视域下的新疆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绿洲生活经验书写与文化阐释”(项目号:20XZW008 ),国家级,2020.10-2024.6

4.主持文旅部委托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项目号:22DY42),国家级,2022-2023

5.主持自治区治疆方略研究项目“新疆刺绣类非遗中中华文化符号的意义阐释与创意产品转化研究”(2023ZJFLY22),省部级,2023-2024

(二)论文(代表性独著)

1.当代文学创作中民间立场的价值重估,《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4期,第75-81页,1/1,CSSCI

2.论黄毅《新疆时间》中的你者叙述,《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2 期,第110-117 页,1/1,CSSCI

3.清末民初外国游记记述的巴扎(集市),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5期,第135-143页,1/1,CSSCI

4.西部以西:新疆当代文学的地域经验与书写策略,载《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5期,第162-172页,1/1,CSSCI

5.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审美中国形象生产的叙事建构,《南方文坛》,2014年第4期,第73-74页,1/1,CSSCI

6.明清官方文献中关于巴扎的文献叙述与功能概述,载《文学评论》,2015年第 4 期,第116-126页,1/1,CSSCI

7.论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批评的特点和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128-133页,1/1,CSSCI

8.记忆术:代际隐喻、意识幻象与记忆场——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文艺争鸣》2012年第8期,第20-25页,1/1,CSSCI

9.南疆乡村“巴扎”(集市)间的空间结构与文化含义,载《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2 期 ,第135-142页,1/1,CSSCI

10.巴扎(集市)日的时间规制,载《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 期,第138-145页,1/1,CSSCI

(三)著作(代表性著作)

<1>研究类

1.编著“文艺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包含《文化符号》、《文化审美》、《文化记忆》、《非遗巴扎》;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12月版1/3

2.编著《话语与建构:边地文学叙事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1/2

3.《静默与孤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版; 1/1

4.《巴扎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1/1

5.主编《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筑梦之旅·新疆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

6.《新疆新生代汉语文学创作研究:焦点与阐释》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出版社2013年9月版,1/1

<2>创作类

1.历史文化散文《龟兹物语》,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1

2.非虚构传记类散文《与101位女作家的私人约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1

(四)获奖(省部级政府奖)

1.2020年9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1

2.2019年12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天山文艺奖,1/1

3.2016年11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佳作奖(三等奖),1/1

4.2014年11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2

5.2012年5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2

三、工作邮箱

jialanmm@163.com

负责的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平台网址:https://whfz.xju.edu.cn/index.htm

上一条:罗小东

下一条: 王欣